# Hyperliquid的估值分析:探究其产品现状与经济模型Hyperliquid作为近期加密市场的亮点之一,凭借不接受VC投资、70%代币分配给社区并全部收入返还用户的策略,引发了市场广泛关注。本文将分析Hyperliquid的发展现状、经济模型,并对HYPE代币的估值进行探讨。## 1. Hyperliquid业务概况Hyperliquid目前主要包括衍生品交易所和现货交易所两大业务,未来还计划推出通用EVM - HyperEVM。### 1.1 衍生品交易所衍生品交易所是Hyperliquid的核心产品,采用中央限价订单簿(CLOB)机制,运行在由HyperBFT共识层和RustVM执行层组成的Hyperliquid L1上。对用户而言,其体验与某些中心化交易平台几乎完全一致,唯一区别是无需KYC。Hyperliquid还提供Vault功能,类似某些交易平台的"跟单"。其中官方Vault HLP占95%的TVL,充当平台大部分交易的对手方,并获得各类费用的一部分。从交易量和持仓量来看,Hyperliquid发展迅速。在去中心化衍生品市场领域,自今年6月就占据领先地位。与领先的某些中心化交易平台相比,其差距已缩小到10倍以内。### 1.2 现货交易所 Hyperliquid的现货交易所同样采用订单簿形态,目前仅上线符合HIP-1标准的原生资产。HIP-1是Hyperliquid网络的代币标准,通过竞拍方式公开进行。近期竞拍价格稳定在10万美元以上,接近部分二线中心化交易平台的上币费。为解决新币流动性问题,Hyperliquid提出HIP-2,提供自动做市系统。目前HIP-2总USDC量已超2500万美元。Hyperliquid近30日日均现货交易量约4亿美元,在DEX中排名前十。### 1.3 HyperEVMHyperEVM目前尚未上线。根据官方文档,HyperEVM不是独立的链,而是与L1由相同的HyperBFT共识机制保障安全。HyperEVM将免许可,开放给所有开发者,并使用HYPE作为gas。目前HyperEVM测试网已正常运行,不少知名验证者参与测试。## 2. 团队、代币经济模型和估值### 2.1 团队Hyperliquid有两位联合创始人Jeff Yan和iliensinc。团队精简,共10人,其中5人是工程师。### 2.2 HYPE经济模型HYPE总量10亿枚,分配如下:- 31.0% 创世分配给早期用户- 38.888% 未来排放和社区奖励 - 23.8% 分配给团队,锁定1年后释放- 6.0% Hyper Foundation- 0.3% community grants- 0.012% HIP-2团队和社区总体按3:7比例分配。目前Hyperliquid的收入来自交易费用和HIP-1拍卖费用。所有费用全部归属于HLP和援助基金(AF)。AF策略是定期将积累的全部USDC购买为HYPE。近期AF日均回购约100万美元HYPE。HYPE经济模型未来可能还有调整,如HyperEVM上线后的gas费、执行层收益分配等。### 2.3 估值本文探讨两种估值框架:1. 对比BNB Hyperliquid被视为"链上Binance",与BNB的对比较为合理:- 衍生品交易:HYPE ≈ 10% BNB - 现货交易:HYPE ≈ 1.5% BNB- EVM(预估):HYPE ≈ 3% BNB- 经济模型:HYPE显著优于BNB- 流通市值:HYPE ≈ 9% BNB- 全流通市值:HYPE ≈ 27% BNB2. PS估值按最近一个月数据年化计算,作用于回购HYPE的金额约3.19亿美元。- 流通市值PS:29.4- 全流通市值PS:88与可比项目相比,HYPE的PS估值显著低于其他L1。## 3. 风险Hyperliquid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 资金风险:资金存储和多签安全性- 代码风险:L1和HyperEVM的潜在漏洞- 预言机风险 - 监管风险:可能失去无KYC优势总的来说,HYPE目前的估值虽不便宜,但也并不算贵。但需注意Hyperliquid各项数据变动剧烈,上述估值框架更适合长期参考。
Hyperliquid估值分析:探究其产品现状和代币经济模型
Hyperliquid的估值分析:探究其产品现状与经济模型
Hyperliquid作为近期加密市场的亮点之一,凭借不接受VC投资、70%代币分配给社区并全部收入返还用户的策略,引发了市场广泛关注。本文将分析Hyperliquid的发展现状、经济模型,并对HYPE代币的估值进行探讨。
1. Hyperliquid业务概况
Hyperliquid目前主要包括衍生品交易所和现货交易所两大业务,未来还计划推出通用EVM - HyperEVM。
1.1 衍生品交易所
衍生品交易所是Hyperliquid的核心产品,采用中央限价订单簿(CLOB)机制,运行在由HyperBFT共识层和RustVM执行层组成的Hyperliquid L1上。对用户而言,其体验与某些中心化交易平台几乎完全一致,唯一区别是无需KYC。
Hyperliquid还提供Vault功能,类似某些交易平台的"跟单"。其中官方Vault HLP占95%的TVL,充当平台大部分交易的对手方,并获得各类费用的一部分。
从交易量和持仓量来看,Hyperliquid发展迅速。在去中心化衍生品市场领域,自今年6月就占据领先地位。与领先的某些中心化交易平台相比,其差距已缩小到10倍以内。
1.2 现货交易所
Hyperliquid的现货交易所同样采用订单簿形态,目前仅上线符合HIP-1标准的原生资产。
HIP-1是Hyperliquid网络的代币标准,通过竞拍方式公开进行。近期竞拍价格稳定在10万美元以上,接近部分二线中心化交易平台的上币费。
为解决新币流动性问题,Hyperliquid提出HIP-2,提供自动做市系统。目前HIP-2总USDC量已超2500万美元。
Hyperliquid近30日日均现货交易量约4亿美元,在DEX中排名前十。
1.3 HyperEVM
HyperEVM目前尚未上线。根据官方文档,HyperEVM不是独立的链,而是与L1由相同的HyperBFT共识机制保障安全。HyperEVM将免许可,开放给所有开发者,并使用HYPE作为gas。
目前HyperEVM测试网已正常运行,不少知名验证者参与测试。
2. 团队、代币经济模型和估值
2.1 团队
Hyperliquid有两位联合创始人Jeff Yan和iliensinc。团队精简,共10人,其中5人是工程师。
2.2 HYPE经济模型
HYPE总量10亿枚,分配如下:
团队和社区总体按3:7比例分配。
目前Hyperliquid的收入来自交易费用和HIP-1拍卖费用。所有费用全部归属于HLP和援助基金(AF)。
AF策略是定期将积累的全部USDC购买为HYPE。近期AF日均回购约100万美元HYPE。
HYPE经济模型未来可能还有调整,如HyperEVM上线后的gas费、执行层收益分配等。
2.3 估值
本文探讨两种估值框架:
Hyperliquid被视为"链上Binance",与BNB的对比较为合理:
按最近一个月数据年化计算,作用于回购HYPE的金额约3.19亿美元。
与可比项目相比,HYPE的PS估值显著低于其他L1。
3. 风险
Hyperliquid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
总的来说,HYPE目前的估值虽不便宜,但也并不算贵。但需注意Hyperliquid各项数据变动剧烈,上述估值框架更适合长期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