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加密货币监管趋严:从OTC监管空白到全链条监管近年来,香港在加密货币监管方面不断完善,从最初的监管空白到如今的全面覆盖,经历了三个关键阶段。2025年5月,香港警方成功打击了一个价值1500万美元的虚拟资产洗钱集团,该团伙主要通过尖沙咀的场外交易渠道进行资金分拆和转移。此前,在轰动一时的JPEX案件中,调查人员发现大量涉案资金通过本地场外交易店铺完成兑换和转移,成为诈骗链条中的重要环节。2025年6月,香港政府发布了关于规管虚拟资产买卖服务的立法建议咨询文件,提出将包括场外交易在内的所有虚拟资产买卖服务纳入统一的发牌监管框架。尽管该建议仍处于咨询阶段,但它为香港虚拟资产监管的未来发展描绘了清晰的蓝图。香港虚拟资产监管的演变可分为三个阶段:1. 第一阶段(2023年):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纳入监管,但场外交易成为监管盲点。2022年底,香港通过法律修订,自2023年6月起对虚拟资产交易平台实施发牌制度,由证监会负责监管。然而,当时的制度仅针对"电子平台+接触客户资产"的业务,实体币店、柜台、ATM等场外交易场景并未纳入,导致监管出现空白。2. 第二阶段(2024年):海关负责发牌,加密货币场外交易需持牌经营。2024年初,香港推出首轮虚拟资产场外交易服务发牌制度咨询,首次将实体场外交易纳入监管范围。主要内容包括:所有在香港经营虚拟资产现货交易(实体或线上)均须持牌;由香港海关负责发牌;涵盖主要加密货币的法币兑换与转账业务。3. 第三阶段(2025年):场外交易并入虚拟资产服务提供者大家庭,证监会统一监管。2025年6月,香港发布第二轮规管虚拟资产买卖服务立法建议,监管范围和深度双双升级。主要变化包括:- 范围扩展:涵盖大宗交易、经纪撮合、结算兑换、资产管理等复杂服务。- 监管机构调整:由证监会负责发牌,金管局监管银行和储值支付工具业务。- 原则延续:同业务、同风险、同规则。- 豁免安排:仅在一级市场发行或赎回稳定币且已获金管局许可的发行人可豁免。这一系列政策变化背后的驱动因素包括:1. 重大案件频发,暴露监管真空。2. 国际监管压力与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标准的要求。3. 本地公众意见推动政策升级。综上所述,香港虚拟资产监管正走向系统化与国际化。从2023年的平台监管,到2024年的币店纳管,再到2025年提出的全链条虚拟资产买卖服务框架,香港正努力建立一个全面、严格的虚拟资产监管体系。值得注意的是,最新的监管提案仍处于公众咨询阶段,最终细节可能在立法过程中有所调整。
香港虚拟资产监管全面升级:从交易平台到场外交易的三阶段演变
香港加密货币监管趋严:从OTC监管空白到全链条监管
近年来,香港在加密货币监管方面不断完善,从最初的监管空白到如今的全面覆盖,经历了三个关键阶段。
2025年5月,香港警方成功打击了一个价值1500万美元的虚拟资产洗钱集团,该团伙主要通过尖沙咀的场外交易渠道进行资金分拆和转移。此前,在轰动一时的JPEX案件中,调查人员发现大量涉案资金通过本地场外交易店铺完成兑换和转移,成为诈骗链条中的重要环节。
2025年6月,香港政府发布了关于规管虚拟资产买卖服务的立法建议咨询文件,提出将包括场外交易在内的所有虚拟资产买卖服务纳入统一的发牌监管框架。尽管该建议仍处于咨询阶段,但它为香港虚拟资产监管的未来发展描绘了清晰的蓝图。
香港虚拟资产监管的演变可分为三个阶段:
2022年底,香港通过法律修订,自2023年6月起对虚拟资产交易平台实施发牌制度,由证监会负责监管。然而,当时的制度仅针对"电子平台+接触客户资产"的业务,实体币店、柜台、ATM等场外交易场景并未纳入,导致监管出现空白。
2024年初,香港推出首轮虚拟资产场外交易服务发牌制度咨询,首次将实体场外交易纳入监管范围。主要内容包括:所有在香港经营虚拟资产现货交易(实体或线上)均须持牌;由香港海关负责发牌;涵盖主要加密货币的法币兑换与转账业务。
2025年6月,香港发布第二轮规管虚拟资产买卖服务立法建议,监管范围和深度双双升级。主要变化包括:
这一系列政策变化背后的驱动因素包括:
综上所述,香港虚拟资产监管正走向系统化与国际化。从2023年的平台监管,到2024年的币店纳管,再到2025年提出的全链条虚拟资产买卖服务框架,香港正努力建立一个全面、严格的虚拟资产监管体系。值得注意的是,最新的监管提案仍处于公众咨询阶段,最终细节可能在立法过程中有所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