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密貨幣行業的法律風險分析近年來,隨着加密貨幣行業的快速發展,相關法律風險也日益凸顯。本文梳理了一些典型案例,以提醒從業者和投資者提高風險防範意識。## 非法經營罪四川樂山中院審理了一起利用USDT非法買賣外匯案。2020至2021年間,萬某園等人通過"人民幣-USDT-美元"方式非法交易外匯,涉案金額超2.34億元。主犯萬某園被判處有期徒刑13年6個月,並處罰金114萬元。其他兩名被告人分別被判5年6個月和2年6個月有期徒刑。另有兩起類似案件:1. 大埔縣法院判決一起現金買賣虛擬貨幣案,主犯陳某被判8個月有期徒刑,罰金2萬元。2. 三名"95後"以虛擬貨幣爲媒介從事外匯交易,短期內完成650餘次交易,兌換外匯近3000萬元。最終被判1年6個月至5年不等有期徒刑。## 洗錢罪江蘇溧陽市法院判決一起虛擬貨幣洗錢案。一名待業男子爲償還債務,通過交易平台購買U幣並轉移出售獲利。涉案銀行流水2.5萬餘元,個人非法獲利5000餘元。該男子被判處6個月有期徒刑,緩刑一年,並處罰金2000元。## 詐騙罪河南南陽高新區法院審理了一起"00後"大學生發行"土狗幣"詐騙案。該學生在BNB Chain上發行BFF代幣,添加流動性後立即撤回,導致他人損失5萬USDT。一審被判4年6個月有期徒刑,罰金3萬元。## 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雲南施甸縣檢察院提起公訴的一起案件中,10名被告人以"區塊鏈""虛擬貨幣"爲噱頭組織傳銷活動,涉案金額達2.1億餘元。被告人分別被判2至6年不等有期徒刑,並處10萬至50萬元不等罰金。湖北鍾祥市檢察院提起公訴的另一起案件中,三名被告人發行自創虛擬幣組織傳銷,涉案金額5700餘萬元。三人均被判3年有期徒刑,緩刑5年,並處35萬元罰金。## 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河南鹿邑縣檢察院審理的一起案件中,7名犯罪嫌疑人通過虛擬貨幣交易平台進行"跑分",涉案金額超900萬元。最高被判4年有期徒刑,並處1萬元罰金。杭州西湖區檢察院起訴的一起案件中,一對夫妻爲"殺豬盤"洗錢1500餘萬元。丈夫被判3年10個月有期徒刑,罰金1萬元;妻子被判3年有期徒刑,緩刑3年,罰金8000元。## 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罪廣州海珠法院審理的一起案件中,五人團夥利用木馬病毒遠程操控受害者電腦盜取虛擬貨幣,獲利1.8萬元。五人被判6個月至2年不等有期徒刑,並處3000至12000元不等罰金。上海徐匯區檢察院起訴的一起案件中,三名網安企業員工利用漏洞非法獲取他人虛擬幣,獲利250餘萬元。值得注意的是,多地法院已認定加密貨幣爲個人資產。非法獲取他人加密貨幣可能構成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罪、盜竊罪或搶劫罪。
加密貨幣領域六大法律風險剖析:從詐騙到洗錢
加密貨幣行業的法律風險分析
近年來,隨着加密貨幣行業的快速發展,相關法律風險也日益凸顯。本文梳理了一些典型案例,以提醒從業者和投資者提高風險防範意識。
非法經營罪
四川樂山中院審理了一起利用USDT非法買賣外匯案。2020至2021年間,萬某園等人通過"人民幣-USDT-美元"方式非法交易外匯,涉案金額超2.34億元。主犯萬某園被判處有期徒刑13年6個月,並處罰金114萬元。其他兩名被告人分別被判5年6個月和2年6個月有期徒刑。
另有兩起類似案件:
大埔縣法院判決一起現金買賣虛擬貨幣案,主犯陳某被判8個月有期徒刑,罰金2萬元。
三名"95後"以虛擬貨幣爲媒介從事外匯交易,短期內完成650餘次交易,兌換外匯近3000萬元。最終被判1年6個月至5年不等有期徒刑。
洗錢罪
江蘇溧陽市法院判決一起虛擬貨幣洗錢案。一名待業男子爲償還債務,通過交易平台購買U幣並轉移出售獲利。涉案銀行流水2.5萬餘元,個人非法獲利5000餘元。該男子被判處6個月有期徒刑,緩刑一年,並處罰金2000元。
詐騙罪
河南南陽高新區法院審理了一起"00後"大學生發行"土狗幣"詐騙案。該學生在BNB Chain上發行BFF代幣,添加流動性後立即撤回,導致他人損失5萬USDT。一審被判4年6個月有期徒刑,罰金3萬元。
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
雲南施甸縣檢察院提起公訴的一起案件中,10名被告人以"區塊鏈""虛擬貨幣"爲噱頭組織傳銷活動,涉案金額達2.1億餘元。被告人分別被判2至6年不等有期徒刑,並處10萬至50萬元不等罰金。
湖北鍾祥市檢察院提起公訴的另一起案件中,三名被告人發行自創虛擬幣組織傳銷,涉案金額5700餘萬元。三人均被判3年有期徒刑,緩刑5年,並處35萬元罰金。
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
河南鹿邑縣檢察院審理的一起案件中,7名犯罪嫌疑人通過虛擬貨幣交易平台進行"跑分",涉案金額超900萬元。最高被判4年有期徒刑,並處1萬元罰金。
杭州西湖區檢察院起訴的一起案件中,一對夫妻爲"殺豬盤"洗錢1500餘萬元。丈夫被判3年10個月有期徒刑,罰金1萬元;妻子被判3年有期徒刑,緩刑3年,罰金8000元。
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罪
廣州海珠法院審理的一起案件中,五人團夥利用木馬病毒遠程操控受害者電腦盜取虛擬貨幣,獲利1.8萬元。五人被判6個月至2年不等有期徒刑,並處3000至12000元不等罰金。
上海徐匯區檢察院起訴的一起案件中,三名網安企業員工利用漏洞非法獲取他人虛擬幣,獲利250餘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多地法院已認定加密貨幣爲個人資產。非法獲取他人加密貨幣可能構成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罪、盜竊罪或搶劫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