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uffer:利用Restaking構建高效Based Rollup方案Puffer正在通過Restaking技術打造一個更高效的Based Rollup解決方案,旨在實現去中心化排序和提升鏈間流動性交互。這種Based Rollup與主流Rollup方案將爲以太坊生態帶來不同的發展格局。Puffer主要包含三個核心組件:1. Puffer LRT:基於Eigenlayer的以太坊再質押業務2. Puffer UniFi:引入預確認技術的Based Rollup優化方案 3. Puffer UniFi AVS:構建高度同步的應用鏈生態,減少流動性分散Based Rollup與主流Rollup方案在去中心化、效率和利益分配等多個方面存在差異,以適應不同類型的應用場景需求。## Rollup技術概述Rollup是一種用於擴展以太坊等區塊鏈的擴容技術,旨在提高交易處理能力並降低費用。它通過在鏈下處理大量交易,然後將結果提交至主網驗證的方式運作。Rollup主要分爲兩種類型:- Optimistic Rollup:假定交易默認正確,僅在出現質疑時才進行驗證。- ZK Rollup:利用零知識證明技術確保每筆交易的正確性。Rollup的核心理念是"鏈下計算,鏈上結算",從而提升區塊鏈的性能。這一過程可分爲批量打包和交易確認兩個關鍵環節。## Based Rollup方案2023年3月,以太坊基金會研究員Justin Drake提出了Based Rollup的概念,主要針對L2網路中的排序器(Sequencer)角色。排序器負責L2向L1的交易排序與打包,但目前多數L2採用的是中心化排序器方案,隨着生態發展可能帶來風險。針對這一問題,目前有兩種主要解決思路:1. 基於L2的去中心化排序器2. 將排序功能轉移至L1的Based Rollup Based Rollup取消了單獨的排序器網路設計,將交易排序責任從L2轉移到L1,由以太坊驗證節點負責。這種設計無需重建共識,充分利用現有以太坊資源,同時規避了中心化排序器的風險。然而,Based Rollup也面臨性能瓶頸,受限於以太坊主網約12秒的出塊時間,交易確認速度不及常規L2方案。## Puffer UniFi優化Based Rollup爲突破性能瓶頸,Puffer提出的UniFi引入了"預確認"機制:1. 以太坊驗證者提供保證:在區塊打包前,驗證者對待確認的Rollup交易作出承諾。2. 懲罰機制:若驗證者未履行承諾,將面臨懲罰。UniFi通過預確認繞過了Based Rollup受限於主網出塊時間的問題,讓以太坊節點承擔額外工作以保證~100ms的交易確認效率。預確認提升了主網交易確認效率,但交易批量打包仍需通過二層或鏈下完成,再由排序器發送至主網確認。## Puffer UniFi AVS爲實現預確認機制及相應的懲罰機制,Puffer提出了基於EigenLayer的UniFi AVS方案。它利用以太坊"Restaking",將UniFi打包爲AVS服務。任何在EigenLayer上再質押的驗證者都可參與UniFi AVS提供預確認服務,並受到相應的懲罰機制約束。Restaking和AVS的結合使預確認更易實現,成爲目前最契合且具實際價值的AVS方案之一,爲Based Rollup方案提供了重要支持。## 核心價值使用UniFi AVS構建的應用鏈將成爲Based Rollup的升級方案,具有以下優勢:- 基於L1的去中心化排序- 預確認技術提升交易確認速度- 爲Restaking創造收益- 同步可組合性其中,同步可組合性是UniFi解決碎片化問題的關鍵特性。由於UniFi基於L1的去中心化排序,以太坊主網節點充當"總排序器",使不同Rollup可在同一區塊內交互,無需跨鏈橋。這爲用戶提供了類似單一鏈的流暢體驗,有效減少了流動性碎片化問題。## 總結UniFi的發展前景取決於Based Rollup是否是必要的Rollup解決方案。目前多數L2方案實際上比用戶印象中更加中心化,但這種中心化問題短期內並不會直接影響用戶利益或帶來財富效應。從長期視角看,去中心化排序器以及解決流動性和體驗碎片化問題是必要的。我們可以將Based Rollup比作以太坊的"親兵",它更貼近以太坊主網,由以太坊直接負責調度溝通,遵循公平制度。而主流Optimistic Rollup則更像"諸侯",擁有更多自治權,但諸侯間的溝通需要額外的"鏈抽象"部門進行調節。這兩種方案各有優劣:Based Rollup更接近以太坊,具有更高安全性和天然的同步組合性;而自治型Rollup則能爲經營者帶來更大利益,但需要更多成本來構建去中心化安全性。區塊鏈的包容性決定了這兩種方案將並存發展,反映了不同方案在去中心化、效率和利益分配等方面的權衡。這種探索將持續推動技術進步,爲開發者創造新的可能性。
Puffer基於Restaking構建Based Rollup 打造高效鏈間流動性交互
Puffer:利用Restaking構建高效Based Rollup方案
Puffer正在通過Restaking技術打造一個更高效的Based Rollup解決方案,旨在實現去中心化排序和提升鏈間流動性交互。這種Based Rollup與主流Rollup方案將爲以太坊生態帶來不同的發展格局。
Puffer主要包含三個核心組件:
Based Rollup與主流Rollup方案在去中心化、效率和利益分配等多個方面存在差異,以適應不同類型的應用場景需求。
Rollup技術概述
Rollup是一種用於擴展以太坊等區塊鏈的擴容技術,旨在提高交易處理能力並降低費用。它通過在鏈下處理大量交易,然後將結果提交至主網驗證的方式運作。Rollup主要分爲兩種類型:
Rollup的核心理念是"鏈下計算,鏈上結算",從而提升區塊鏈的性能。這一過程可分爲批量打包和交易確認兩個關鍵環節。
Based Rollup方案
2023年3月,以太坊基金會研究員Justin Drake提出了Based Rollup的概念,主要針對L2網路中的排序器(Sequencer)角色。排序器負責L2向L1的交易排序與打包,但目前多數L2採用的是中心化排序器方案,隨着生態發展可能帶來風險。
針對這一問題,目前有兩種主要解決思路:
Based Rollup取消了單獨的排序器網路設計,將交易排序責任從L2轉移到L1,由以太坊驗證節點負責。這種設計無需重建共識,充分利用現有以太坊資源,同時規避了中心化排序器的風險。
然而,Based Rollup也面臨性能瓶頸,受限於以太坊主網約12秒的出塊時間,交易確認速度不及常規L2方案。
Puffer UniFi優化Based Rollup
爲突破性能瓶頸,Puffer提出的UniFi引入了"預確認"機制:
UniFi通過預確認繞過了Based Rollup受限於主網出塊時間的問題,讓以太坊節點承擔額外工作以保證~100ms的交易確認效率。
預確認提升了主網交易確認效率,但交易批量打包仍需通過二層或鏈下完成,再由排序器發送至主網確認。
Puffer UniFi AVS
爲實現預確認機制及相應的懲罰機制,Puffer提出了基於EigenLayer的UniFi AVS方案。它利用以太坊"Restaking",將UniFi打包爲AVS服務。任何在EigenLayer上再質押的驗證者都可參與UniFi AVS提供預確認服務,並受到相應的懲罰機制約束。
Restaking和AVS的結合使預確認更易實現,成爲目前最契合且具實際價值的AVS方案之一,爲Based Rollup方案提供了重要支持。
核心價值
使用UniFi AVS構建的應用鏈將成爲Based Rollup的升級方案,具有以下優勢:
其中,同步可組合性是UniFi解決碎片化問題的關鍵特性。由於UniFi基於L1的去中心化排序,以太坊主網節點充當"總排序器",使不同Rollup可在同一區塊內交互,無需跨鏈橋。這爲用戶提供了類似單一鏈的流暢體驗,有效減少了流動性碎片化問題。
總結
UniFi的發展前景取決於Based Rollup是否是必要的Rollup解決方案。目前多數L2方案實際上比用戶印象中更加中心化,但這種中心化問題短期內並不會直接影響用戶利益或帶來財富效應。
從長期視角看,去中心化排序器以及解決流動性和體驗碎片化問題是必要的。我們可以將Based Rollup比作以太坊的"親兵",它更貼近以太坊主網,由以太坊直接負責調度溝通,遵循公平制度。而主流Optimistic Rollup則更像"諸侯",擁有更多自治權,但諸侯間的溝通需要額外的"鏈抽象"部門進行調節。
這兩種方案各有優劣:Based Rollup更接近以太坊,具有更高安全性和天然的同步組合性;而自治型Rollup則能爲經營者帶來更大利益,但需要更多成本來構建去中心化安全性。
區塊鏈的包容性決定了這兩種方案將並存發展,反映了不同方案在去中心化、效率和利益分配等方面的權衡。這種探索將持續推動技術進步,爲開發者創造新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