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用Gate品牌藍,描繪你的無限可能!
📅 活動時間
2025年8月11日 — 8月20日
🎯 活動玩法
1. 在 Gate廣場 發布原創內容(圖片 / 視頻 / 手繪 / 數字創作等),需包含 Gate品牌藍 或 Gate Logo 元素。
2. 帖子標題或正文必須包含標籤: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3. 內容中需附上一句對Gate的祝福或寄語(例如:“祝Gate交易所越辦越好,藍色永恆!”)。
4. 內容需爲原創且符合社區規範,禁止抄襲或搬運。
🎁 獎勵設置
一等獎(1名):Gate × Redbull 聯名賽車拼裝套裝
二等獎(3名):Gate品牌衛衣
三等獎(5名):Gate品牌足球
備注:若無法郵寄,將統一替換爲合約體驗券:一等獎 $200、二等獎 $100、三等獎 $50。
🏆 評選規則
官方將綜合以下維度評分:
創意表現(40%):主題契合度、創意獨特性
內容質量(30%):畫面精美度、敘述完整性
社區互動度(30%):點讚、評論及轉發等數據
Web3逆襲錄:虧損交易員的千萬收益之路
從虧損者到千萬收益:一位交易員的Web3逆襲之路
他曾是互聯網產品經理,卻投身風雲變幻的Web3世界;
他曾負債累累,在"20萬魔咒"中反復爆倉;
如今卻能多次通過單一幣種實現百萬美元利潤,年度收益超4000萬
他三度登頂某交易所帶單榜首,用實盤創造驚人業績:20000%收益率、單幣盈利140萬USDT、跟隨者盈利180萬USDT
這不僅是一個簡單的暴富故事,更是一部充滿艱辛、深刻反思與持續成長的真實交易員進化史。
一、從Web2到Web3的轉型之路
每個傳奇的開始,往往伴隨着不爲人知的掙扎。這位交易員的Web3之路,源於對現狀的不滿和對副業的渴望。2020年,他因工作需要初次接觸Web3,並在2021年正式開始期貨交易。
起初,他並未全身心投入,而是謹慎地嘗試。"剛開始的本金很少,一個月一萬多工資,能拿出來三五千人民幣來做交易。"然而,現實很快給了他當頭一棒:"當時的結果就是有虧有賺,最後還是虧的比較多。"
更深層的原因是他在二十四五歲時感受到了事業和生活的雙重壓力。"經濟壓力,比如作爲男人該承擔的責任'買房買車,給女朋友更好的生活'",這些現實考量讓他迫切需要一份副業來突破困境。Web3交易成爲他眼中的希望之光。
轉機出現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在持續交易和投入中,盡管整體虧損,但他並未放棄。他開始在某平台上嘗試帶單功能,並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我在某平台上用一個帶單號,半年時間實現了三倍收益,回撤也非常低,並因此收獲了第一批粉絲。"這次成功的經歷讓他下定決心全職投入交易。
二、獨特的學習方法:向實戰交易員請教
他的學習方法頗爲特別。當大多數人埋頭苦學各種技術指標、K線理論時,他的目光投向了那些在實盤軟件中真實存在的、能夠持續盈利的交易員。
他的學習方法簡單直接:"就是在各種實盤軟件裏看真實交易員的單子,去結識他們,想盡辦法加他們的粉絲羣、然後請教他們單子的邏輯。"他強調,學習對象必須是那些"實盤大盈利、又願意分享的交易員"。這種近乎"學徒式"的求教,讓他直接接觸到最鮮活的交易案例和最真實的操盤思路。
他坦承,從這些前輩身上學到的,並非一套刻板的系統性方法論,而是更爲寶貴的實戰經驗和避坑指南。"其實從他們那裏學到的,並不是一套系統性的方法論,而是能幫你少走很多彎路、少虧很多錢。"這種經驗的傳遞,往往比書本上的理論更能直擊交易的本質。
三、突破"20萬魔咒":負債交易者的史詩級翻盤
從幾千塊起步,做到十幾萬甚至幾十萬,這對許多交易者來說已是不易。但他也曾一度困在所謂的"資金門檻"或"心理門檻"——他多次將資金做到20萬左右,卻又無一例外地虧回去,這便是他口中的"20萬魔咒"。這個魔咒的打破,伴隨着一次史詩級的行情捕捉和一次痛徹心扉的"虧醒"。
真正的轉折點發生在2024年。他坦言,那一波能做起來,"說真的,就是運氣。"但運氣,也總是垂青有準備的人。"2024年三月到六月之間,其實出了兩波行情,一波是AI行情,一波是模因幣的行情,我剛好都抓住了。"不僅如此,在這些大行情啓動前,他還精準踩中了銘文的"第二春"那一波。"基本上三波行情都喫到了,就讓我一下突破了資金上限。"
這連續三波行情的成功捕捉,如同神來之筆,讓他的資金體量實現了指數級增長。更重要的是,這次巨大的成功不僅讓他還清了所有負債,還積累了可觀的利潤。從那一刻起,他感覺自己終於可以"一直做下去",擺脫了此前反復虧損的陰影。
對於"20萬魔咒"和反復爆倉,他有着深刻的反思。他認爲,所謂的資金門檻,很多時候並非交易技術不過關,而是心理層面的問題。"它更像是心理層面的——不是你指標沒學好、盯盤不夠努力、不會選幣,而是你性格、你心態還沒到位。"
在負債階段,他的交易已經變形,心態也越來越"水下"。他形容當時的自己是"虧得還不夠痛"。盡管已經虧了很多錢,很多單子,甚至有些單子價值幾十萬又悉數虧回,但這些都還不足以讓他徹底改變。"直到我虧到最後、實在不能再虧了,再虧真的就什麼都沒了,那時候才是真的'虧痛了',就解決所有問題了。"這種"虧醒"的體驗,如同當頭棒喝,讓他對交易的態度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他開始"非常謹慎地對待每一筆交易,每一單都老老實實去執行"。
四、交易策略:拋棄指標,依靠"事件驅動"
他早期學過各種交易方法,如雙均線系統、EMA、裸K、斐波那契、波浪理論等,但現在除了偶爾看下裸K、均線和交易量,其他基本都不用了。"指標只能讓你點位開得更好一點,但它決定不了你最後能不能賺大錢。所以我現在基本上拋棄各種指標了,它們可能還掛在圖表上,但我不會用它們來做真正的技術分析。"
在做小幣種、小市值山寨幣或一些偏冷門主流幣時,他最看重的是有沒有熱點事件驅動。因爲他這一輪大收益,基本都是靠"事件驅動"做出來的。例如,依靠某些宏觀事件,做空某幣賺到了100萬USDT,並在後期順勢抄底某幣賺了130萬USDT等。在做主流幣時,他則會順着行情操作。
"我的交易沒有系統,完全隨機應變的。我可以做任何行情,也可以有任何種類的止損方式。"他在做交易時的靈活度非常高,而且對槓杆的使用非常謹慎,實際槓杆遠低於名義槓杆。他交易單上顯示的10倍槓杆只是表面數據,實際槓杆大約只有5倍,且他會逐步建倉,實際操作下來約4.5倍。而且後期隨着資金量增大,他的槓杆反而越用越小,因爲低倍槓杆反而讓他"越敢拿、越穩得住",形成正向循環,盈利越來越多。
"真正讓資金滾動起來的是邏輯、策略和執行力,不是槓杆倍數;真正拉開差距的是認知,也不是槓杆倍數。"他如是說。
五、對待粉絲的態度轉變
"我不割大家的流動性,因爲我是按照邏輯去開單的。"他坦言,自己所有喊出來的幣種,都是公開透明,沒有老鼠倉。他從來不幹偷偷進場再喊單的事,且絕大多數粉絲都能跑在他的前面。很多時候,只要粉絲第一時間看到他喊的單子,收益率甚至可能比他自己還高,所以才收獲了大批粉絲。
但是現在,他的心態發生了變化。"我發現有些項目開始把我當做'出貨流動性'了。現在整個市場流動性太枯竭,任何一個好事件,一旦我公開參與,可能很多人都會被掛在高位。所以現在我就比較謹慎了,也不想再做什麼'車頭'了。現在更傾向於偷偷賺錢,自己做邏輯,如果你們願意相信,可以跟着做;不願意也沒關係。我不會再主動公開自己的倉位了,因爲現在公開其實是對粉絲的一種傷害。"
六、對後市的看法
談及對後市、以及比特幣價格的看法。他表示"我對比特幣是永遠看不空的",當前不太可能出現極端"深熊",但他認爲後市仍會有25%級別的回調,等回調到位自己還是會選擇做多的。
對於那些想要"翻身"的新手用戶,他建議不要負債做交易,不要在二級市場上賭波動,而是直接參與項目建設,等積累一定的本金和認知,再考慮去期貨市場做"波段操作"。
從負債累累到年入千萬,這位交易員的經歷充滿了戲劇性,也蘊含着深刻的交易智慧。他的故事和感悟,對於每一個在交易市場中摸索前行的人來說,都具有極高的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