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IP3074與EIP7702之爭:以太坊治理的反思以太坊近期的Pectra升級引發了一場復雜的治理爭議。當EIP3074被納入升級計劃後,引起了廣泛爭論,特別是來自ERC4337團隊的強烈反對。EIP3074陷入困境,治理進程陷入僵局。最終Vitalik提出EIP7702,化解了ERC4337團隊對EIP3074的質疑。這場爭議反映了以太坊治理的深層問題:在"代碼即法律"的前提下,誰有權決定代碼的具體內容?EIP3074和EIP7702之爭爲我們提供了一個觀察以太坊實際治理流程的窗口。根據ZeroDev的分析,以太坊的治理體系遵循VVRC模式:任何提案首先要符合以太坊的價值觀(Value),然後體現在Vitalik的願景(Vision)中,再反映到路線圖(Roadmap)上,最後由核心開發者在客戶端(Client)中實現。EIP3074因Vision和Roadmap層面的問題未能納入硬分叉,而以太坊核心開發者最終選擇了Vitalik編寫的EIP7702作爲帳戶抽象方案。## 提案內容概述EIP3074是一項執行層提案,旨在實現gas代付和批量交易功能。它引入了AUTH和AUTHCALL兩個操作碼,允許用戶將帳戶委托給智能合約使用。然而,EIP3074存在一些安全隱患,如籤名可能被重放等。EIP7702是Vitalik提出的替代方案。它引入了新的交易類型SET_CODE_TX_TYPE,允許EOA在保留基本功能的同時增加智能合約功能。EIP7702與ERC4337等現有帳戶抽象基礎設施兼容,具有更好的去中心化程度。兩個提案都存在一些安全問題,如可能導致內存池DoS攻擊等。但EIP7702實現了更完整的帳戶抽象功能,這也是ERC4337團隊支持EIP7702的主要原因。## 治理過程回顧EIP3074從2021年4月就開始在核心開發者會議中討論,期間多次因安全問題被推遲。ERC4337團隊曾多次在會議中表達反對意見。2024年2月,EIP3074幾乎確定納入Pectra升級。但在5月,Vitalik提出EIP7702,並在短時間內得到核心開發者的認可,最終替代EIP3074。這一過程引發了對以太坊治理的反思。EIP3074團隊認爲ERC4337應對治理失敗負責;ERC4337則認爲EIP3074和核心開發者未充分溝通。## 深層原因與治理模式爭議的深層原因在於以太坊的路線圖。帳戶抽象路線圖以ERC4337爲核心,EIP7702與之兼容而EIP3074不兼容,因此EIP3074被替換是必然的。以太坊遵循VVRC治理模式:價值觀(Values)、願景(Vision)、路線圖(Roadmaps)、客戶端(Clients)。Vitalik作爲願景和路線圖的制定者,在重大爭議中擁有最終裁決權。這場治理之爭揭示了以太坊決策機制的本質:雖有社區討論,但關鍵時刻仍依賴核心人物的個人判斷。這種模式在效率與去中心化之間尋求平衡,但也引發了對治理機制公平性和透明度的思考。
EIP3074與EIP7702之爭揭示以太坊治理模式
EIP3074與EIP7702之爭:以太坊治理的反思
以太坊近期的Pectra升級引發了一場復雜的治理爭議。當EIP3074被納入升級計劃後,引起了廣泛爭論,特別是來自ERC4337團隊的強烈反對。
EIP3074陷入困境,治理進程陷入僵局。最終Vitalik提出EIP7702,化解了ERC4337團隊對EIP3074的質疑。
這場爭議反映了以太坊治理的深層問題:在"代碼即法律"的前提下,誰有權決定代碼的具體內容?EIP3074和EIP7702之爭爲我們提供了一個觀察以太坊實際治理流程的窗口。
根據ZeroDev的分析,以太坊的治理體系遵循VVRC模式:任何提案首先要符合以太坊的價值觀(Value),然後體現在Vitalik的願景(Vision)中,再反映到路線圖(Roadmap)上,最後由核心開發者在客戶端(Client)中實現。
EIP3074因Vision和Roadmap層面的問題未能納入硬分叉,而以太坊核心開發者最終選擇了Vitalik編寫的EIP7702作爲帳戶抽象方案。
提案內容概述
EIP3074是一項執行層提案,旨在實現gas代付和批量交易功能。它引入了AUTH和AUTHCALL兩個操作碼,允許用戶將帳戶委托給智能合約使用。然而,EIP3074存在一些安全隱患,如籤名可能被重放等。
EIP7702是Vitalik提出的替代方案。它引入了新的交易類型SET_CODE_TX_TYPE,允許EOA在保留基本功能的同時增加智能合約功能。EIP7702與ERC4337等現有帳戶抽象基礎設施兼容,具有更好的去中心化程度。
兩個提案都存在一些安全問題,如可能導致內存池DoS攻擊等。但EIP7702實現了更完整的帳戶抽象功能,這也是ERC4337團隊支持EIP7702的主要原因。
治理過程回顧
EIP3074從2021年4月就開始在核心開發者會議中討論,期間多次因安全問題被推遲。ERC4337團隊曾多次在會議中表達反對意見。
2024年2月,EIP3074幾乎確定納入Pectra升級。但在5月,Vitalik提出EIP7702,並在短時間內得到核心開發者的認可,最終替代EIP3074。
這一過程引發了對以太坊治理的反思。EIP3074團隊認爲ERC4337應對治理失敗負責;ERC4337則認爲EIP3074和核心開發者未充分溝通。
深層原因與治理模式
爭議的深層原因在於以太坊的路線圖。帳戶抽象路線圖以ERC4337爲核心,EIP7702與之兼容而EIP3074不兼容,因此EIP3074被替換是必然的。
以太坊遵循VVRC治理模式:價值觀(Values)、願景(Vision)、路線圖(Roadmaps)、客戶端(Clients)。Vitalik作爲願景和路線圖的制定者,在重大爭議中擁有最終裁決權。
這場治理之爭揭示了以太坊決策機制的本質:雖有社區討論,但關鍵時刻仍依賴核心人物的個人判斷。這種模式在效率與去中心化之間尋求平衡,但也引發了對治理機制公平性和透明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