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用Gate品牌蓝,描绘你的无限可能!
📅 活动时间
2025年8月11日 — 8月20日
🎯 活动玩法
1. 在 Gate广场 发布原创内容(图片 / 视频 / 手绘 / 数字创作等),需包含 Gate品牌蓝 或 Gate Logo 元素。
2. 帖子标题或正文必须包含标签: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3. 内容中需附上一句对Gate的祝福或寄语(例如:“祝Gate交易所越办越好,蓝色永恒!”)。
4. 内容需为原创且符合社区规范,禁止抄袭或搬运。
🎁 奖励设置
一等奖(1名):Gate × Redbull 联名赛车拼装套装
二等奖(3名):Gate品牌卫衣
三等奖(5名):Gate品牌足球
备注:若无法邮寄,将统一替换为合约体验券:一等奖 $200、二等奖 $100、三等奖 $50。
🏆 评选规则
官方将综合以下维度评分:
创意表现(40%):主题契合度、创意独特性
内容质量(30%):画面精美度、叙述完整性
社区互动度(30%):点赞、评论及转发等数据
离岸人民币稳定币加速登场 机遇与挑战并存
离岸人民币稳定币:机遇与挑战
近期,离岸人民币稳定币正加速登场。多家科技巨头积极游说中国人民银行,争取在香港率先发行以离岸人民币(CNH)计价的稳定币。中国人民银行行长也表示了对稳定币的开放态度,认可其在缩短跨境支付链条方面的优势,同时强调了对金融监管的挑战。香港监管层快速推进相关政策,《稳定币条例》已于今年5月底正式通过,并将于8月1日起生效。
一、事件回顾
5月21日,香港立法会通过《稳定币条例草案》,设立法币稳定币发行人的发牌制度。6月12日,蚂蚁集团表示将在香港和新加坡申请稳定币牌照,并计划在卢森堡寻求许可。6月17日,京东也宣布将在香港发行与港元1:1挂钩的稳定币。同日,美国参议院通过首个为稳定币建立监管框架的法案。
香港《稳定币条例》将于8月1日起生效,金融管理局将开启牌照申请。目前已有40多家公司准备申请,申请者主要为中国头部金融机构和互联网巨头。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表示,新条例将为香港稳定币乃至整个数字资产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核心讨论
稳定币的误解与定义
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副会长乔伊德针对稳定币的热潮作出了澄清:
稳定币不同于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其本身具备价值承载功能。
港币与美元稳定币在法律属性和治理结构上存在根本差异。
稳定币并非完全去中心化,而是一个高度混合的结构体。
总体而言,稳定币本质上是法币的链上映射,是对信用的一种数字化表达。它利用区块链技术连接虚拟与现实世界,承担支付、结算等职能。
北京借香港探索稳定币与人民币国际化路径
摩根士丹利指出,北京正借助香港作为"监管沙盒",探索稳定币作为未来替代支付工具的可行性,同时推动人民币的跨境使用。人民币稳定币应被视为跨境人民币结算体系中的潜在组成部分,有望与现有金融基础设施形成协同。
人民币稳定币模型的双轨并行
专家建议采取"双轨并进"策略:一方面加快央行数字人民币的交易结算体系建设,另一方面积极探索人民币稳定币在离岸体系的发展。有建议构建央行数字货币(CBDC)与人民币稳定币"双层架构",让央行数字货币承担批发职能,稳定币用于跨境和零售支付。
三、香港监管态度:条例细则与牌照制度
香港《稳定币条例》以"牌照制度+沙盒试验"相结合的方式,为稳定币发行和相关活动建立起高门槛的准入与持续监管体系。主要要求包括:
香港监管层强调稳定币不是投机工具,而是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支付手段。目前香港各方对稳定币展现出空前热情与理性并存的态度。
四、美元霸权的挑战:人民币稳定币胜算几何?
人民币稳定币在挑战美元霸权方面面临多重考验:
支付效率:稳定币技术可大幅提升跨境支付效率,但随着监管规范化,合规成本可能提高。
制度可信度:人民币稳定币需在宏观政策稳定性、币值稳定和可兑换性方面提供足够信心支撑。
合规性与全球协同:人民币稳定币需获得各国监管认可,香港牌照可能成为国际跳板。
网络效应与用户基础:人民币稳定币需快速拓展自身网络,在跨境电商、供应链金融等领域率先推广。
五、人民币稳定币其他潜在挑战
市场信任:需要塑造多个层面的信用背书,包括政策可信和运营可信。
国际政治环境影响:可能面临美国等国家的打压和制裁。
总之,离岸人民币稳定币承载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新梦想,也面临复杂的考验。它的出现可能促使全球货币体系朝着更多元均衡的方向演进,但这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